医疗设备管理模式的构建路径
发布日期:2021/11/19 15:42:04
(一)优化人员配置
要想确保设备管理到位,需要医院从两方面入手:一方面,配足设备管理人员。医院要对现有设备资源进行统计,以此作为增员的依据。根据科室繁忙程度,安排人员配置顺序,即设备使用率高的科室,优先配足人手。在积极引入管理人员的同时,医院要制定相应政策激励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,以此提升设备管理效率。另一方面,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。医院应当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,以此帮助现有管理人员夯实理论基础,丰富管理经验。培训内容围绕设备管理与设备维护来展开,确保管理规范、维护到位。与此同时,在医院掀起一股学习浪潮,鼓励管理人员自行查漏补缺,提升管理技能。此外,提升医院岗位竞争力,吸引高品质的管理人才加入,不仅发挥鲶鱼效应,还能切实提升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。
(二)创新管理模式
打造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是当务之急,需要医院负责人提起重视,加大信息系统的建设力度。同时,要求设备管理人员运用系统完成使用记录,以此让设备的管理流程更加规范。管理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,并将维护情况上传至管理系统,以供相关人员浏览。通过合理使用、科学维护确保设备的使用状况良好,让设备管理模式向现代化方向发展。此外,在引进设备前,要对医疗服务现状进行考察,确保医疗设备与医疗内容相匹配,从而让设备最大程度发挥功效。对未闲置设备进行处理,处理方式有转租与转卖,以此避免医疗资源浪费。
(三)完善管理制度
要想管理工作落地有声,需要完善设备管理制度。在工作开战前需要掌握设备使用的基本要求,确保管理制度契合设备使用内容。对于一些特殊设备,可单独制定管理办法。管理制度要能推动医院健康发展,最大限度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。管理制度需要明确人员职责,给与管理人员一定权利,同时具备详细的管理流程,以指导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。管理制度中应当包括健全的奖惩措施,并将薪酬与管理工作挂钩,以此端正管理者的工作态度,调动他们的积极性,让其怀揣一颗责任心。